时间:2019-02-26 | 栏目:非遗动态 | 点击:次
何为文物?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相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
文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文物有两点基本特征: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文物是如何分类的?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国家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单位以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或民间收藏。不可移动文物(或称古迹、史迹、文化古迹、历史遗迹),是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包含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市街、考古遗址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涵盖政治、军事、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娱乐、劳动、社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领域,可弥补文字和历史等纪录不足之处。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可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我国对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为规范文物保护工作,2003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7年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0年山东省颁布了《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2018年德州市颁布《德州市文物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