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09 | 栏目:非遗动态 | 点击:次
锅培口村坐落在平原县腰站镇东北角,马颊河南岸,原名堤下村。相传,明末崇祯年间,大明朝朝内党派互相倾轧,朝外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直逼北京,可谓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堤下村村民的生活更是窘迫之至,久之,村子就被人称作“低下村”,一直延续很长时期,村民也为此抬不起头来。
有一年天降暴雨,眼瞅着马颊河的水位不断上涨,堤下村的村民心急如焚。又过了数日,大雨不断,马颊河的水已经暴涨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村里的青壮年都拿着铁锹跑到大堤上去,准备随时应对不测。夜晚派人轮流值班把守,一有情况马上敲锣警示。
忽一日,大堤决了口子,汹涌的河水从口子窜出,直奔堤下村而来。眼瞅着口子越来越大,水也越来越凶猛,村民们不得不弃家外逃。突然,一个白发红颜的老人出现在人群当中,他沉着冷静地对村民们说:“大家不要慌乱,赶快到家里把做饭的大锅都拿来,跟着我到大堤上去堵住决口! ”村民一听,争先恐后地跑回家,把自家的饭锅取出来,跟着老人直奔大堤。
来到大堤,老人叫乡亲们先准备了大量树枝,挡在决口处,再把饭锅里装满泥土瓦块,一口挨着一口地堵在决口处,趁势填上大量泥土。经过一夜奋战,决口终于被堵住了,而老人却不见踪影。这时,彷佛从天外传出了那位老人的声音:“我是太乙真人,放心吧,你们以后再也不会有水淹之灾了,好好地生活吧。 ”
而就在这时,有村民发现用来堵决口的大锅发出了金灿灿的光芒,大家忙上前查看,惊奇地发现每个锅底上都出现了一个印记,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锅培口。村民们心想,这肯定是太乙真人恩泽于民,并赐名于本村。从此,村民们扔掉了那个让自己抬不起头来的村名 “低下村”,改名“锅培口村”了。
洪水退去后,乡亲们把印有“锅培口”印记的锅供于家中,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当雨季来临之时,大家不仅在家中供奉太乙真人,并且还举办各种活动以祈求平安。村民家中办喜事时也要跪拜太乙真人赐字的锅,以保佑夫妻和睦,子孙满堂,老人过寿时更是要烧香供奉以祈求身体康健,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