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非遗中心 > 非遗动态 >

乡村印记--平原县王豆包村名的来历

时间:2019-12-25 | 栏目:非遗动态 | 点击:

据家谱记载和王豆包村部分老人回忆,明洪武年间,在山西一次大移民中,先人王氏二兄弟挈妇将雏迁往武城县定居(现曹庄一带)。清末,王氏老大后代又从武城曹庄举家来平原县谋生,并定居建村。

为养家糊口,琢磨出一种美食—豆沙包,俗称豆包,沿城乡叫卖。其加工方法是:用石磨磨出的面粉,经过细箩二至三遍,然后用煮熟的红小豆及芸豆挤烂如面状,做馅儿,再加少许红糖调制而成。蒸熟出锅后麦香扑鼻,望之可口诱人,食之唇齿留香,余味无穷。曾有县城一文人食后赞不绝口,并赠楹联一副:王氏豆包,齐鲁一绝。久而久之,周边村民也顺口称这个村为“王豆包”。

人们还演绎出“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的口头禅。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明面上的,指的是不要小看豆包,其实豆包也是干粮,也可以充饥,有自己的作用;另一个深层的寓意,指的是不要忽视某些小小的、普通的人或事物,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们也会起着自己的作用的和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