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非遗中心 > 非遗动态 >

厚重传承--任继愈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9-01-05|浏览次数:
继愈先生1916年,4月15日出生于平原县北任村,任氏一支于明永乐二年大移民时从山东莱州府平度特进村迁来平原建村,取名任乡庄,凭借智慧勤人任氏一族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富甲一方。
任氏十二世孙任维恒在族谱载述:“择子孙之能耕者耕,能读者读。”奉行祖训,至任氏六世任天赐时土地已达六万余亩,“列缙绅者120多人”,其中任氏七世祖任士凭高居魁首。任士凭,任氏七世祖。字可依,号思亭,生于明嘉庆五年(公元1522年),卒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22岁中嘉靖于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升光禄寺少卿提督、顺天府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南京刑部右侍郎、江西巡抚。隆庆五年(1571年)卒于官。朝廷亲赐御茔,后称“任侍郎墓”,“文革”期间,任氏墓园被毁,今冢茔尚存。家学渊源深厚的任氏子孙中考中举人、进士的多人你,当过官或有官职列入缙绅的达到120多人。到任继愈已是任氏家族的第二十一代。家庭的影响,使童年的任继愈养成了善思好学,刨根问底的思维习惯。
任继愈先生之父任箫亭(1881——1976年),字子久,曾用名任善成。好诗文、善书画。1914年春任箫亭,考取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1916年5月任箫亭,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分配到山东新军第六混成旅先后任任连长、营长。陆军第48师第142旅团长、少将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合肥战役、鄂西襄汉战役,给日寇以沉重打击。1946年解甲归田,定居西安。1952年在西安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2年当选为西安碑林区政协委员,1976年2月9日在西安病逝。
任继愈先生之母宋国芳,(1880——1942年),是一个聪明、幽默、有毅力、勤俭持家的贤妻良母。任母的深明大义是一般农村妇女所不具备的,她对丈夫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支持,自己在家默默的承受生活的煎熬,操持繁重的家务,抚养教育三个儿子。年轻时支持丈夫在战乱的年月中走从军的路,担惊受怕在所难免。1937年“七七事变”后毅然舍弃百亩良田和房产,携子随夫辗转多地,避难求学。
任箫亭夫妇深深影响了任继愈,任继愈先生,一直心里装着农民,他说:“对社会没用的学问,不是真学问。”
任继愈三兄弟个个学习出类拔萃,而且从小就善于独立思考,长大成人后,每临大事特别有主见。任继愈先生是国人共知的一代宗师,他的弟弟任继亮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后在中国经贸大学任教授,小弟任继周毕业于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1995年开始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名誉院长。是中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任继周说“虽然我们研究方向截然不同,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进取的精神,宽容坦然的心态一直影响着我。直到他去世后,我仍然感觉他似乎天天在我身边,默默地、审慎地看着我的一举一动时不时给予我指导,时不时给予我鼓励……”

Copyright © 2019-2021 平原县文化馆 版权所有
主办:平原艺术中心 承办:平原伟创 维护: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