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愈年谱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9-01-18|浏览次数:
1916年4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
1925年入山东济南第一模范小学读书。
1928年在平原县立初级中学读书。
1931年入北大附属高中读书。
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西方哲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奉命迁到湖南长沙,半年后又 奉命迁往云南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大。
1938年从国立西南联大毕业。
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师从汤用彤和贺麟教授,攻读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
194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1942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佛教著作选读、隋唐佛教和逻辑学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
195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副博士研究生。
1955年至1966年担任《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编辑。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5月,参加中国哲学会在京举行的连续三场学术讨论会,就多个哲学问题与与会学者展开讨论; 10月13日,毛泽东与任继愈之间进行了一次关于宗教问题的谈话。对他说,我们过去都是搞无神论、搞革命的,没有顾得上宗教这个问题。宗教问题很重要,要开展研究。
1962年3月7日,在北大讲堂主讲“中国佛教哲学概论”;7月5日,在“孔子哲学思想问题”会议上发言。
1963年 12月30日,毛泽东在《关于加强外国工作的报告》指示稿上写的批语中称“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已如凤毛麟角。”
1964年受命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并任该所所长。这是中国第一所宗教研究机构。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任职期间,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教学本科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宗教学研究人才。“文革”期间,被送往河南信阳干校接受“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右眼患了严重的眼疾,以致失明,左眼视力也受到了损害。“文革”结束后,从河南回到了北京,世界宗教研究所也恢复了原有的建制,并先后成立了中国宗教学学会和中国无神论学会,任继愈同时兼任两个学会的会长(理事长)。
1973年10月2日,出席建国24周年国庆招待会。
1974年10月1日,出席建国25周年国庆招待会。
1975年10月10日,出席建国26周年国庆招待会。
1977年10月1日,出席建国28周年国庆招待会。
1978年9月28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2月,在南京召开的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的大会上,提出了“儒教是宗教说”。 以后,他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专门成立了儒教研究室。
1979年1月28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无神论学术研讨会”,做主题发言;3月15日,参加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宗教学研究会议”,作主题发言。同时任会上成立的中国宗教学学会理事会。
1981年6月13日,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学位委员。
1982年3月,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上,所提“《中华大藏经》整理出版建议”获得通过;8月,《中华大藏经》整理出版工程正式启动。
1983年5月11日,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1月1—2日,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纪念汤用彤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作纪念发言。
1984年2月10日,参加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论坛;9月6日,参加“空海大师圆寂1150周年纪念会”;10月,参加为期六天的第一次“佛教和民族文化国际会议”,会上宣读题为《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论文。
1985年7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教艺术巡回展专家咨询会议”。
12月2日,与季羡林致信胡启立,谈藏学研究。本月,参加在湖北黄冈召开的“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作纪念发言。
1986年1月1日,在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文化比较讲习班”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
1987年11月4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座谈会。本年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
1988年1月,参加“中国现代哲学史首届全国学术讨论会”,作主题发言;3月14日,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11日,参加《现代化》杂志主办的“科学与文化论坛”座谈会,作主题发言;12月,在“现代化”杂志“科学与文化”论坛座谈会上作主题发言。
1990年10月28日,参加“纪念李达百年诞辰”讨论会。本年,建国以来最大的文化工程《中华大典》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担任编撰委员会主任。
1991年6月18—21日,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国际会议,宣读论文《汉学研究在中国》。
1992年2月19日,参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二次学术会议;4月22日,“孙子与齐文化研究会”成立,出任会长;9月6日,主持北京图书馆开馆80周年庆祝会。
1993年2月23日,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3月5日,与季羡林共同出任澳门文化亚就会名誉会长;6月,参加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召开的座谈会,讨论成立北大国学院事宜;10月5日,出席“胡乔木文集、诗集出版座谈会”;11月,出席“佛教文化景点发展现状讨论会”,作主题发言。
1994年2月,出席李鹏与科技届、教育界、文化届人士座谈会并发言;5月,参加《中国文化研究》杂志举行的座谈会,与钟敬文、季羡林、张岱年等就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等问题发表见解;26日,参加“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是的讲话》座谈会”并讲话;
7月,《续修四库全书》出版工程启动,担任学术顾问。
1995年3月,出席法门寺唐密曼荼学术研究会。15日,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小组发言;5月19日,出席外文版《大中华文库》座谈会;11月15日,参加首届社科界、宗教界研究专家座谈会;26日,出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首发式暨专家鉴评会”,作主题发言。
1997年6月,接受《人民日报》记者徐怀谦专访;7月6日,参加“纪念闻一多教授殉难50周年座谈会”。20日,出席文物出版社建社40周年座谈会;10月8日,出席《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合办的座谈会并发言。
1998年4月10日,参加《中华活页文选》举办的座谈会;5月8日,参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并发言;6月5日,出席“《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研讨会”并发言;11月10日,参加“文艺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发言。
1999年7月16日,在“科学思想传播与无神论宣传”研讨会上发表讲话;9月9日,出席国家图书馆举行建管90周年揭牌仪式并讲话。24日,出席“社会科学五十年学会报告会”,致词并发言;11月9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主题为“21世纪的佛教和佛教研究”中日第八次佛教学术会议;25日,参加“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暨《齐文化丛书》座谈会。”;本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0年9月27日,参加北京语言大学“2000年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10月27日,参加“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首次会议“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11月8日,在中国无神论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上作题为《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学术报告;11月12日,出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办的“陈垣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做主题发言;11月28日,出任南京大屠杀民间对日诉讼援助团团长。
2001年3月24日,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的儒教问题讨论会。4月29日,出席在北大图书馆举行的冯友兰塑像揭幕仪式;5月11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主讲“唐玄奘取经与《西游记》”;9月5日,参加《群言》杂志社举行的“重视社会科学,提倡创新思维”座谈会;10月29日,参加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于道全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11月9日,参加“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研讨会;本年,担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公益系列广告”之长城篇形象代言人,文案由他亲自审定,他的“完美真实地将祖先留下来的杰作传给子孙后代,是华夏儿女共同的责任”的告诫,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任继愈先生曾先后到尼泊尔、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南斯拉夫、印度、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埃及等国访问讲学,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贡献。
2002年5月9日,参加《续修四库全书》座谈会并发言;7月30日,参加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出版工作座谈会;10月26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主讲“中国历史的曲折前进”;
2003年1月29日,参加《清史》编纂工作座谈会;8月31日,参加《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编纂出版座谈会;10月3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主讲“今天看诸葛亮”。
2004年3月13日,在《世界文明大系》出版座谈会上作主题发言;5月,出席“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书系”筹划座谈会;8月9日,出席“中国哲学大会”开幕式;9月5日,在“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闭幕式上,与另外69位论坛成员共同签署了“甲申文化宣言”。
10月8日,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在会上作主题发言;12日至13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的主题发言。16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主讲“今天看《周易》;12月18日,出席“易学思维与科技”国际易学论坛第一次会议。12月28日,出席“第六届墨子国际研讨会暨《墨子大全》首发式”。
2005年4月1日,参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4月14日,在本人的再三要求下,任继愈从担任了18年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任上退下,改任名誉馆长。
2006年1月6日,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揭牌;4月,接受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专访;
6月29日,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编纂出版座谈会并讲话;8月24—27日,参加“儒学、儒教与宗教学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迎接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讲话;10月1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主讲“今天看科举制度”。本月接受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第二次专访;12月12—13日,参加中国无神论学会在北京召开的“科学与宗教”学术研讨会。
2007年1月11日,为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题词:促进和平,共同发展,广交朋友,共同前进;6月17日,出席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生院成立15周年座谈会;10月1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主讲“中国哲学的未来”;11月4日,在“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把这件伟大而浩大的工程做好;
2008年2月24—25日,出席“《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并讲话;12月26日,出席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90周年庆典,发表讲话。
2009年7月11日凌晨4点,在北京辞世,享年九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