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平原八景之——“龙湫响应”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9-05-07|浏览次数:
龙湫响应:在城南青陵寺西偏,土冢甚大,有洞,有树,上建龙神庙。距城十五里。
诗云:虔诚祷雨到青陵,辄沛甘霖润野塍。
崇德报功祠庙古,神庥仰答荐尝烝。
青陵
祷雨雨如陵,精灵能感物。
青草锁泉台,人号神龙窟。
龙湫响应
半潭澄碧法忘功,中有潜虬历晦冥。
时作青陵甘雨沛,四邻千亩尽含青。
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建置·古迹》:青陵有湫。天旱往取水以祷雨。
解读:青陵冢,在平原县城南6公里韩庄村西(现属桃园街道办事处),冢边有潭。冢上原有龙王庙,“文革”期间被拆除。现墓冢尚存。1999年8月16日,平原县人民政府发布平政发〔1999〕62号文件,将青陵冢等12处古迹作为平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青陵祷雨,是古代人们在青陵潭边祈祷上天降雨的一种仪式。传说往青陵祷雨,十分灵验。在潭里面的潜伏的虬龙,往往同情人们久旱无雨、万物干枯以至带来灾荒的疾苦,降下甘霖,使千万亩土地雨水滋润,吐绿含青。因之,人们往往称湫(潭)为“神龙窟”。
这些诗作,充分反映了人们对青陵神龙的崇拜,对庄稼丰收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