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非遗中心 > 非遗动态 >

乡村印记--西咸麦秆画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9-09-17|浏览次数: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等,麦秆画是中国传统剪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工艺源于隋代,兴盛于唐宋,流行于明清,是中国独有的民间手工艺制品,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平原麦秆画制作有史可考的有100多年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最能体现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艺人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一项宝贵的艺术展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其艺术魅力源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其所作的传承与创新。一幅麦秆画要经过选、浸、漂、熏、蒸、刮、推、贴、刻、烫、绘、剪、裁、印、贴等多道工序才算完成,在艺术形式上麦秆画吸收了中国画、版画、剪纸、漆画及油画等诸多艺术的表现形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保持麦秸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巧妙制作成古相典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手工艺精品。在画面风格上,以民间传统工艺为本,努力追求时代特色;在色彩运用上,以麦秆儿自然色为主调,点缀少许明快色彩而富于变化,配以红与黑相间的底纹,使其浑然一体,醒目大气,制作精美,色泽明快,神态逼真,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艺术享受。麦秆画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以咸德顺为代表的平原麦秆画制作具有非常突出的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很细腻的切丝工艺,以切丝来造型。第二个是采用立体半立体造型,非平面的。第三,对麦秆进行的烫色以及去蜡染色工艺可以做到不褪色。作品具有造型古朴,立体感、层次感强、光泽透亮、装饰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特点,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在入画题材上多以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麦秆画分字屏、画屏,已制作出玻璃镜框与油漆硬板两种幅画,挂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齐全,多种字画图案能与现代各种款式家具摆饰和谐,悦目赏心,并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室内装饰,深受平原县人民的喜爱,具有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广泛适合的装饰性。平原麦秆画凭借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当地一项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Copyright © 2019-2021 平原县文化馆 版权所有
主办:平原艺术中心 承办:平原伟创 维护:Just do it